慕容廆崛和慕容皝在位期间“教以农桑,法制同于上国”,沿袭汉制,使者侨郡侨县,安置投奔的河北流民。
还设置官学,广开儒学,选拔儒学名士系统教授经学。
慕容恪、慕容翰等均以儒学闻名。
刘道规与慕容通相处的还算融洽,最主要的是这人极有自知之明,只求保全家室,两个儿子全家死在了中山。
身边只剩下一个孙儿慕容都,不让他从军入仕。
带来的部曲大多遣散了。
刘道规不禁佩服起他拿得起放得下。
慕容家到了这种地步,不是考虑怎么复国,而是生存。
慕容垂留下的所有隐患,几乎全爆发了。
子嗣们自相残杀,实力不断被削弱,内部蠢蠢欲动,外部虎视眈眈。
慕容兰贞也继承了慕容家的优点,身材高大,皮肤白皙,容貌俊美。
因此慕容鲜卑也被苻坚称为白胡或者白虏,不过刘道规见过的胡族女人,大多又矮又黑又丑,皮肤粗糙,身上还有一股怪味,与慕容家的女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也就刘遵来者不拒……
慕容通归降,泰山郡其他城池也只能投降。
刘广之兵不血刃占据泰山郡,郡内之民,无论晋胡,全部转为奴户。
太容易的得到的东西,不会珍惜。
这么多年的经验,刘道规总结出来一个规律,越是对胡人好,胡人越是认为你软弱可欺。
厚待慕容通,不等于要厚待他们。
给他们奴隶身份,其实也是服从性测试,那些居心叵测桀骜不驯的人现在跳出来,正好一并解决了,以免像苻坚和慕容垂那般,埋下各种隐患。
为了以防不测,刘道规还派遣刘遵、王仲德领着萧承之、刘怀敬、刘怀默沈庆之、曹云等人,领着鲁郡、兰陵二折冲府的府兵进入泰山郡。
顺便检验一番折冲府的动员能力,以及锻炼这些亲信。
还别说,真有三股杂胡跳了出来,不满成为奴隶,四处劫掠,杀人放火。
但刘遵的四千府兵和刘广之两千中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果断出击。
其中萧承之最为出色,率两百府军,突袭柴县,攻打声势最大闹得最凶的段干达部,追杀至冠石山,取段干达首级而归,刘广之在公牒上称赞不已,认为他是首功。
萧承之是舅父萧源之大力举荐的,果然非同凡响。
段干达被灭,其他两支杂胡更掀不起风浪,被一一剿灭。
所有参与叛乱的人,全家诛灭。
一场刀兵,砍了四千多颗人头,在泗水之南堆了两座京观。
女人和牲畜全都成了府兵们战利品……
刘道规暗暗咋舌,有些后悔派刘遵这个杀才过去,整个泰山郡才多少人他这一刀下去,就杀了四千多人……
不过转念一想,心不狠站不稳,若不快刀斩乱麻,其他人也会跟着造反。
这年头无论胡人晋人,只认刀不认人。
当初石虎穷凶极恶,在北方杀的人头滚滚,赵国却越发稳定,苻洪、姚弋仲、翟斌全都老老实实,任劳任怨,屁都不敢放一个。
这一番杀戮,其他人立即老实了,没人再抱怨。
刘道规遂下令将奴户迁往泗水之西的济阴郡屯垦。
济阴那边也是肥沃之地,是中原的水陆枢纽,下辖九县。
慕容隆三年前坚壁清野,人迁徙走了,但田地屋舍还在,就这么荒废了实在可惜。
泰山郡的两万人口,正好填充进来。
有人口才守得住地盘,只靠建威中军,很难控制这么大的一块肥沃土地。
而那一千骑兵,刘道规从其中挑选了六百骁勇忠厚人,加入建威军府。
顺手将麾下骑兵扩充到两千规模,一人双马,四成披铁甲,作为精骑,其他人披皮甲,作为轻骑。
刘道规感觉自己也算兵强马壮了。
土地滋养人口,人口供养士卒,打造精兵,精兵攻陷更多的城池土地,获得更多人口,形成一个正向循环。
处于这个循环中的人,上至刘道规下至军户、民户都能获利,连奴户也能因为战功而获得土地和提升机会。
每个阶层都受益,自然就有很多人支持。
刘道规实力不断壮大,只是一直没有大规模流民南下。
派出斥候查探,才知道慕容德放弃了邺城,率部驻扎在黎阳,阻断了流民南下的路径。
而西面,形势也不容乐观。
姚兴也在这个时候出兵凑热闹,想要分一杯羹,派姚崇和杨佛嵩率七万步骑,屯兵河东,也不知道他是想进攻上党,还是南下弘农,亦或是北取晋阳。
五块五毛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