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庆之看着眼前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他清了清嗓子,洪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,盖过了士兵们的欢呼,清晰地传入每一个青州百姓的耳中:
“青州的百姓们,你们受苦了!但从今天起,你们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弃民,你们是大炎的子民!是大炎皇帝陛下,最为珍视的家人!”
陈庆之的声音铿锵有力,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百姓们的心坎上。
他们茫然地抬起头,长久以来的苦难和压迫,让他们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。
“我知道你们心里有很多疑问,有很多担忧。”陈庆之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,语气变得更加柔和,“但请你们相信,大炎的皇帝陛下,是一位仁慈的君主,他爱民如子,绝不会让自己的子民挨饿受冻!”
他顿了顿,提高了声音,继续说道:“陛下有旨,从今日起,青州所有百姓,皆为大炎子民,享有大炎律法保护,享受大炎百姓同等待遇!不仅如此,陛下还特意下令,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,让每一个青州百姓,都能吃饱穿暖!”
陈庆之的话音刚落,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了一阵低低的啜泣声。
这啜泣声,像是压抑了许久的火山,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。
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站起身,浑浊的泪水顺着他脸上的皱纹流淌下来。
他用沙哑的声音,断断续续地说道:“真……真的吗?我们……我们真的可以吃饱饭了吗?”
他的声音很轻,但在寂静的人群中却显得格外清晰。
他的他太渴望吃饱饭了,但他又不敢相信,这样的好事真的会降临到自己头上。
“老人家,您放心,陛下金口玉言,绝无戏言!”陈庆之快步走到老者身边,轻轻扶住他,语气坚定地说道,“大炎的军队,不仅会保护你们的安全,还会给你们带来希望,带来温饱!”
“不仅现在有粮,以后也会有粮!陛下说了,只要有大炎一口吃的,就绝不会饿着自己的子民!”张辽补充道,他的声音同样洪亮而坚定。
听到这句话,老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老泪纵横。
他朝着北方,也就是大炎皇帝所在的方向,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,哽咽着说道:“谢……谢陛下……隆恩!草民……草民给陛下……磕头了!”
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一样。
他的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,但他却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一样,只是一个劲地磕头,一个劲地感谢。
老者的举动,像是点燃了导火索,瞬间引爆了整个场面。
“感谢陛下!陛下万岁!”
“大炎万岁!我们终于有活路了!”
“呜呜呜……老天爷啊,您终于开眼了!”
一个又一个的百姓跪倒在地,朝着北方叩拜。
他们中有老人,有孩子,有男人,有女人。
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泪水,但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
这光芒,是绝处逢生的喜悦,是重获新生的希望,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这跪拜,是对大炎皇帝的感恩,是对新生活的期盼,是对苦难岁月的告别。
这一刻,青州的天空仿佛都变得明亮起来。
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,暖洋洋的,驱散了寒冷,带来了温暖。
这温暖,不仅仅是身体上的,更是心灵上的。
这温暖,是希望的温暖,是新生的温暖,是未来的温暖。
哭声、感谢声、欢呼声交织在一起,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,在青州的上空久久回荡。
这声音,是青州百姓对大炎皇帝最真挚的感谢,也是他们对未来生活最美好的期盼。
陈庆之看着眼前的一切,那原本刚毅的脸庞上露出了难得的动容。
张辽站于陈庆之身侧,目光锐利,扫视着四周,又看向北方,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,心中暗暗发誓,一定要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安宁,一定要让大炎的旗帜,插遍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。
突然陈庆之脸色一变,道:“不好,他们……”陈庆之和张辽伫立在高台上,任由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,俯视着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百姓。
百姓们的哭喊声、祈祷声、感激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,冲击着他们的耳膜,却丝毫没有让他们感到厌烦。
陈庆之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,心中五味杂陈。
他知道,这些百姓曾经遭受过多少苦难,承受过多少压迫。
他们的衣衫褴褛,面黄肌瘦,但是现在,他们的眼神中却燃起了希望的火苗,这火苗虽然微弱,却足以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。
张辽则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剑柄,目光如炬,注视着远方。
他知道,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,他们还要继续南下,去解救更多受苦的百姓,去完成皇帝陛下赋予他们的使命。
良久,哭喊声渐渐平息,百姓们慢慢地站起身来,脸上还残留着泪痕,但眼神却变得坚定起来。
他们知道,他们已经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弃民,他们是拥有强大后盾的大炎子民。
陈庆之深吸一口气,高声说道:“青州的百姓们,我知道你们心中还有很多疑惑,还有很多担忧。但是请你们相信,大炎的皇帝陛下是一位仁慈的君主,他爱民如子,绝不会让自己的子民挨饿受冻!”
“从今天起,青州所有百姓,皆为大炎子民,享有大炎律法保护,享受大炎百姓同等待遇!陛下还特意下令,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,让每一个青州百姓都能吃饱穿暖!”
百姓们再次欢呼起来,声音比之前更加响亮,更加激动。
他们知道,他们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,一个充满希望的生活。
陈庆之看着欢呼雀跃的百姓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他转过头,对张辽说道:“文远,我们走吧。”
“好!”张辽点点头,两人翻身上马,率领着大军,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。
与此同时,李永年正站在城门口,看着远去的军队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
他曾经是这青州城的守将,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遭受的苦难。
如今,他终于可以亲手拆除这座象征着压迫和苦难的城门,让青州的百姓重获自由。
五块五毛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