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方的热兵器先进性,几乎是相当的,所以,兵马的数量几乎就能决定这一场战争的输赢。
大楚国,疆土面积有限,能调拨的兵马也是三国之中最少的一个。
大吴国,实力要强于大楚国。
但是,三十五万兵马,对大吴国而言,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。
不过呢,生死存亡之际,陈仲德也下了狠心,准备再投入三十万兵马。
同样,杨钦也是咬着牙,又投入了十五万兵马。
最后一个,应该是大印国了。
大楚国和大吴国的使者,同时南下大印国,奉了杨钦和陈仲德的旨意,催促普陀十二世继续往北境战场派兵。
可惜的是,使者根本到不了大印国,就被欧军的战斗机给击沉了。
杨钦和陈仲德等不来使者的回复,隐约感觉到不妙了。
于是,二人又分别派出使者,再去大印国。
结果还是一样,没有一个人能回来报信。
大印国出事了。
难道是大印国内部发生动乱?
杨钦和陈仲德怎么想,都想不到是燕军灭掉了大欧国,然后派出欧军去进攻大印国的本土。
毕竟,只要本土有战斗机的护持,任何的战舰派过去,都只可能会是死路一条。
不管大印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,只要大印国无法再继续增兵,战况对三国而言,就不是什么好事。
陈仲德终于沉不住气了,亲自北上,来到江城,会晤杨钦。
这种情况,在北境之地,还是第一次发生。
之前也有过,例如耶律楚儿来蓟城,陈仲德去蓟城,但那都不是他们主动的,而是被杨枫给逼的,不去不行。
一国的国君去另外一国的都城,跟另一国的国君会晤,着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。
一旦这个国君出事,他的国家或许就会出现动荡。
或许,早就立好了太子,国家动荡几乎不存在。
可又有哪一个皇帝,会冒着送死的风险,去别国呢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,大楚国和大吴国的命运已经捆绑在了一起。
杨钦若是在这个时候对陈仲德下手,无疑就是亲者痛,仇者快。
若是没有这个绝对的把握,以陈仲德的贪生怕死,绝对是不敢去大楚国的。
楚风殿。
杨钦摆下了盛宴,欢迎陈仲德的到来。
两国皇帝会晤,注定是要被载入到大楚国和大吴国的史册之中的。
不过,史书都是用胜败来决定的。
只有胜利者,才有资格书写史书,失败者自然是没有资格。
好酒,是燕酒。
杨钦也不想用燕酒,可燕酒实在太好喝了,这些年大家都习惯喝燕酒了。
以前的那种酒水,基本上都卖不动了。
菜,是好菜。
歌舞,也全都是美人儿。
只不过,杨钦和陈仲德的心思,不在吃喝玩乐上。
盛宴,只是过场。
杨钦和陈仲德都等着盛宴之后的会晤,商议如何对付燕州。
五块五毛小说网